张哲瀚︱拼命的时刻最好看

2017/03/20 《ICON·F时尚画报》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视频花絮点击播放

“先把薯片拿来吧”,晚上九点四十五分,张哲瀚影棚里拍摄任务结束,前一秒还眼神明亮,摆弄花草,在影棚里各种动作信手拈来,此刻他已经饿到没法说话。在来拍摄之前,张哲瀚刚刚结束《云巅之上》粉丝见面会,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。这次的采访持续到深夜十一点多,他手里拿着番茄味儿的薯片,整个对话也都浸在了甜甜香香的番茄味儿薯片里……


“这是你最累的一天吗?”,我问到,“不是,最累的时候,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不睡觉”。不过最近刚杀青的大型历史剧《朝歌》,也着实让张哲瀚啃了一把硬骨头,剧中张哲瀚饰演西岐王子姬发,取景地多在新疆,一路车险、陷落断桥、冰雹,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,头顶繁星,抱团取暖。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有一场姬发下水找解药救人的戏,张哲瀚要凌晨三点就起床,戴头套,贴发片,一身长衣,然后跳入冰冷水中,“在水里一直游,不停找,拍完全景拍特写,拍完特写拍近景,拍完近景补镜头……”,一呆就是四小时。值得一提的是,张哲瀚在18岁之前都还不会游泳,因为父母担心,不让他学,后来他自己偷偷跑到游乐场,呛水,呛水,呛水之后,自学才成!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张哲瀚的家里收藏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限量版球鞋,乔丹系列是他的最爱。“小时候家里不给买,后来自己有条件了,就一下买了太多,穿不完……”。他认定的事情似乎就是改不了了,就像他对球鞋的执着,执着得近乎可爱。张哲瀚自小就认定要走上演艺道路,从小学声乐的张哲瀚本来是想当歌手的,“妈妈很喜欢唱歌,我小时候是受到妈妈的一点熏陶,后来就考到上戏的音乐剧班。”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以前张哲瀚从来不知道学表演也可以上大学,所以最初他也没想过做演员,到了上戏之后便开始有人找他拍广告,推荐他去试戏。“既然人家找我了,我就会努力去学表演这方面的东西,慢慢地就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下去了”。张哲瀚也从不想被局限在一个戏路里,古装剧、现代戏、都市剧,他不断尝试转变形象,《琅琊榜》时,少年林殊的寥寥几场戏,却演活了那个长存于靖王和霓凰郡主心中意气风发的少年;《班淑传奇》挑大梁,让张哲瀚成了古装男神;他还在一场相亲戏里,临场发挥,妙语连珠,他说他最想演一部纯纯的硬汉警匪剧,就像《湄公河行动》。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当观众们质疑大多数青年演员的演技时,张哲瀚却在持之以恒地体验生活,在他看来阅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,最能够帮助他理解角色,进入角色。

2012年6月,刚从上戏毕业的张哲瀚,不是忙着接戏,而是拉着两位发小,从成都出发,骑行奔赴拉萨!历时30天,行程2166公里,越过10座海拔4000米、2座海拔5000米的高山,遭遇22处泥石流、9处山体塌方,连路遇劫匪似乎成了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儿。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事情发生在骑行临时落脚的一家客栈,骑行队友想先留在屋里洗澡整顿,体力更好的张哲瀚,则主动出门去买食物。“当当当,当当当”,客栈外面狂躁的敲门声一阵接着一阵,外面脚步声也很杂乱,有经验的老板娘知道,劫匪来了!队友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不轻,他赶快关掉水龙头,灭了全部灯火,浑身滴答着水,躲在厕所一动不动,房门紧闭,装没人!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一无所获的劫匪怒气冲冲,跨上摩托车,迎面正撞上提着泡面回来的张哲瀚,而此时的哲瀚,对整个事件还一无所知!或许是提着泡面的张哲瀚天生呆萌,又或是此前的风餐露宿,早让他从光鲜亮丽的帅气小伙,变成胡子拉碴的“糙汉子”,劫匪与他擦肩而过,轰隆隆发动机车,绝尘而去。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走了劫匪,又遇上泥石流。整整三天,下雨坍塌,眼看骑行的脚步就要终结在此。“别走了,会死人的”当地管理人员也劝说他们,但张哲瀚却不甘心半途而废,“好,那把身份证留一下,签个保证书”,保证书上的内容,其实就相当于生死状,生命安全一人担着。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从西藏回来后,张哲瀚才签了于正工作室,但一颗远行的心仍然蠢蠢欲动:他还想远行埃及,行走南北极。“做了演员,命也不光是自己的,这么危险的事还要再做吗?”我们打趣问他,“只要不伤到脸,应该就可以吧”,照哲瀚的意思,冒险,仍会继续!

張哲瀚雜誌專訪

张哲瀚不是一个浮夸的人,言语间总是轻描淡写,“最累的时候,可能当时觉得撑不过去,后来撑着也就过去了,谁还总想回忆苦日子呢?”从粉丝们的“二哥”,到新晋四大小生,到新一代古装男神,张哲瀚的称号不一而足,而他本人,却管自己叫“疯子张哲瀚”。他似乎总有用不完的认真劲儿,可爱的唐僧般的碎碎念,一个大写加粗的认真boy、喜则雀跃,怒则如虎,恰如他演过的金陵城里最明亮的少年林殊。

整个2017,张哲瀚还得继续疯下去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